丽江民间对上述这事件有这样的传说,1929年夏,滇军将领张汝骥、胡若愚在与龙云的军阀混战中败退,张部溃走滇西,从鹤庆直奔金龙桥。龙云部卢汉率军追击,并命令鹤、丽两县速将梓里江桥炸毁以堵退路。鹤庆县长怕两军在鹤庆交战,殃及县内平民,便不予执行。丽江县长接到电令后,马上召集会商此事。丽江知名人士方贞元、王竹淇都慷慨陈词,说金龙桥是丽江交通要道,输送城乡物质的枢纽,一旦毁去,修复之日难料。此说得到和庚吉、周寇南等支持,最终没有毁桥,张部便渡江退到永胜。其后,龙云部里应外合,击退张部江防,卢汉的兵部也过了梓里江桥,一直北进,到四川境内活捉了张汝骥,押回枪决。战争结束后,卢汉从鹤庆电召两县县长并召开绅士会议,旨在查办拒绝执行毁桥人士。方贞元、王竹淇、和庚吉、周寇南等都被要求到会。这几位君子临危不惧,各带随从前往鹤庆赴会,甚至有携带入殓衣物以防不测前往者。诸君到会后,当面向卢汉陈述金龙桥之重要,护桥为人心所向。卢汉听后没有为难他们,诸公得以安然返回丽江。这成为保金龙桥的一段佳话。——杨陆:《梓里金龙桥及其碑、匾、联、诗》,载《丽江文史资料》
看着眼前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水汹涌奔流,夕阳映照在江面上,大江的两岸,正是秋收的季节,麦地一片金黄,而有些地里则绿油油的,远远看去看不清楚种着什么。由于公路早就修通,现在的金龙桥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样的交通要津,不再有过去那种车水马龙、商旅熙攘的盛况,已经成为金沙江上沉寂的一座古桥。我看着这座古桥梁,想起了茶马古道上这座凝聚了很多历史烟云和英雄传奇、各民族民众悲欢离合往事的桥梁,想起了桥梁在纳西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丰富的象征意义。无论是先民的迁徙还是外出经商、会友等,桥梁都是不可缺少的,这也就形成了纳西族民歌中歌咏桥梁的篇章和句子特别多,桥梁也成为搭建友谊和爱情的吉祥象征物。金龙桥所承载过的历史烟云,已经成为丽江历史和纳西人心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今金沙江上也修建了不少电站,现代化的桥梁增多了,金沙江水也发生了巨变,一段段江流也失去了往日湍急奔流汹涌澎湃的气势。我想,我所看到的汹涌澎湃地奔流的江流和这沉寂的桥梁,也将永久定格在我的心海里,长久地回忆和怀想。 (完)